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至今已持续了超过三年,全球目光始终聚焦于这一冲突。自2023年起,俄罗斯的军费开支逐渐增加,去年为617亿美元,而今年则达到了658亿美元;经济方面,俄罗斯也展现出“砸锅卖铁”的决心,准备与乌克兰军队“死磕到底”。然而牛达人配资,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随着战争的深入,俄罗斯逐渐感到自己无法支撑下去。年初时,许多西方专家预测,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最多只能支撑8.5个月。
此时,年逾百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观点——他认为,俄乌战争的消耗,第一个被拖垮的可能不是俄罗斯,而是英国。基辛格强调,若战争持续蔓延,无论对哪一方都无益。作为一位长期活跃于国际政治的美国人物,基辛格的观点自然聚焦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他指出,许多西方舆论对战争的前景过于乐观,似乎错误地认为这场冲突会迅速削弱俄罗斯的实力。而英国,作为一个并未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反倒像一个赌徒,把自己的未来押在了一场没有回报的豪赌中,正一步步走向深渊。
展开剩余83%要理解为何英国如此“上头”,我们需要从它心中的一个长期未解的结入手。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梦,尽管随着岁月流逝已经逐渐褪色,却从未完全消失。自从从世界霸主的位置跌落,沦为美国身后的“跟班”后,英国的精英阶层一直难以释怀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不甘心,最终爆发成了脱欧——英国企图通过“单飞”重振大国雄风,但结果却发现自己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愈加尴尬。正当这一切显得更为无望时,俄乌战争爆发了,这对于英国来说,似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遏制俄罗斯符合英国百年不变的地缘政治需求,而支持乌克兰,也能让其在美国面前表现出“雄心未老”的姿态。
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将这场战争视作个人政治秀的舞台,试图通过展现“战时领袖”的形象来掩盖脱欧后国内的困境。英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几乎成了欧洲的“卷王”,一度比美国还要积极。约翰逊的飞机不断降落在基辅,兑现着一个又一个军援承诺。从反坦克导弹到防空系统,再到贫铀弹,英国几乎动用了所有现有的武器储备。仅在2022年,英国的军事援助便高达23亿英镑,总援助额轻松突破了40亿英镑。英国坚信,在西方的全力“氪金”下,俄罗斯很快就会瓦解,甚至幻想自己能成为压垮俄罗斯的“最后一根稻草”,并像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一样,凭借战争“发一笔财”。
然而,英国高估了制裁的效果,低估了俄罗斯的韧性和家底。更为致命的是,英国完全错判了这场战争的持续性。他们把这笔援助当作是对未来影响力的投资,却没料到,乌克兰战场最终成了一个无底洞,吞噬着他们大量的资金。英国押上的筹码,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沉重得多。尽管英吉利海峡挡住了来自战争的直接威胁,但经济海啸却如猛兽一般席卷而来,给英国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随着战争推进牛达人配资,全球能源危机爆发,英国也未能幸免。普通家庭的能源账单在短短时间内几乎翻了三倍,油价更是飙升至令人咋舌的水平。政府被迫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应对,但高额的国债也因此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通胀的压力迅速蔓延,2022年英国的通胀率一度攀升至11.1%,创下40年来的最高纪录。普通人生活的成本不断上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价格变动比日历还快,民众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企业的运营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高企的成本和供应链断裂,使得英国迎来了企业倒闭的潮流,破产率暴增三分之一。曾经繁荣的金融市场也因不确定的未来而萎靡不振。
这一切最终导致了2022年冬季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潮,从铁路工人到护士、邮政员工,各行各业的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加薪和改善生活条件。社会几乎陷入了停摆状态。由于经济压力和一系列丑闻,约翰逊最终辞职,而继任者们也无法解决英国当前的困局。政府的重心从如何援助乌克兰转向了如何安抚国内民众,但此时的一切都为时已晚。
英国本想通过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来提升其国际地位,然而,脱欧后,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感却越来越强,尤其是在G7会议桌上,英国显得与法国、德国等国格格不入。对于民众来说,当生活成本急剧上升、连取暖和吃饭都成问题时,谁还有心思关心千里之外的战事?两年多过去,战争陷入僵局,和平谈判的呼声越来越强,而英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其存在感。尽管他们投入巨资,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如今的英国,似乎正被自己逼入了一个死胡同。继续援助乌克兰,国库和民心都已无法支撑;若现在收手,又相当于承认当初的豪赌失败,先前积累的国际声望也将化为乌有。尽管如此,英国依然抱有一丝希望,期望俄罗斯能够奇迹般地崩溃,从而为自己的战略失误挽回一些面子。然而,现实却是,俄罗斯凭借强大的能源实力和内部动员能力,展现出了惊人的抗压能力。反倒是英国,在这场持续的“大出血”中,几乎耗尽了自己的国家实力。民众的耐心是有限的,当一个国家将所有资源投入远方的战局,却忽视了国内的困境时,它的帝国梦也许真的就只剩下了余晖。
---
如果还有想修改的部分,或者对某个细节有具体要求,随时告诉我!
发布于:天津市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