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就山河魂,绘尽赤子心 —— 赏《江山如此多娇》
这幅《江山如此多娇》上阳网,以磅礴气势铺展山河长卷,是画家以笔为媒、与天地对谈的艺术结晶。
画中,漫山红韵如烈火燃遍峰峦,似是秋意泼洒的极致浪漫,又像英雄热血晕染的山河底色。青绿山峦作骨,云雾流岚为魂,白色云霭穿梭于红、绿之间,打破色彩的厚重,添了灵动空蒙。那红,不是单一的热烈,深浅浓淡间,藏着山林的层次、光影的律动;那绿,也非一味的沉静,与红碰撞、交融,晕染出山河的雄浑与生机。这般色彩交织,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画家对 “江山” 色彩密码的解码与重构。
从艺术传承看,它扎根中国传统山水文脉上阳网,又融入现代表现手法。传统山水的 “远取其势,近取其质” 在此尽显,高远构图让山河有了吞吐天地的气魄,细节处的皴擦点染,又赋予山石草木以生命。同时,大胆的色彩运用突破古意樊篱,将西方绘画的色彩张力与东方意境融合,是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当代诠释,让古老山水精神在新语境中焕发光彩。
画里藏着的,更是赤子对山河的深情。“江山如此多娇”,这 “娇” 字背后,是对祖国山河的敬畏与热爱,是愿以笔为歌,歌颂山河壮丽的拳拳之心。画家把对大地的眷恋、对山河的礼赞,都揉进每一笔色彩、每一道线条,让观者凝视画面时,能触摸到山河的温度,感受到涌动的家国情怀 —— 这情怀,跨越时空,与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对山河的守护、对家国的担当一脉相承。
在当下,这幅画是喧嚣世界里的一方精神净土,提醒我们回望山河本真,重拾对自然、对家国的深情。它以艺术之美,让 “江山” 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文化符号、情感载体,激励我们在时代浪潮中,守护这份 “多娇”,续写属于当代人的山河颂歌。
杨耀宁,1958年生于江苏南京,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山水画创作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上阳网,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