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及改造道路长达93公里,家门口可享更优质医疗服务振兴资本,群众能“上好学”“好上学”……记者获悉,白云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高质量完成,交出温暖民生答卷。
百姓冷暖,枝叶关情。2024年,白云区道路、医疗、教育、用电、就业等红利不断释放,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惠民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白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破解“堵点”交通出行更畅通
“西槎路、同康路改造优化后,交通明显更加顺畅,出行更加方便,街坊也有了更多地方可以散步和休息。”家住附近的居民陈先生点赞说,西槎路改造后,不仅更加美观,还有助于分散广州白云站周边区域的交通压力。升级后的西槎路为双向四车道,设有机非分隔栏,路面更加平整,且全线安装了智慧灯杆,兼具监控、定位、环境监测、公共无线网络等性能。改造后的石槎路也成为进出广州白云站的重要连接通道,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交通出行提质增效,破解“堵点”更畅通。2024年,白云区全力推进区内整体路网、停车场建设,新建及改造道路里程总长达93公里,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完成西槎路、石槎路、棠新路、加石路等8条道路共22公里的改造提升工作;完成4家停车场建设,新增备案泊位4.38万个,是年度目标的4.38倍。
家门口可享更优质医疗服务
2020年12月,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正式营业。时隔4年,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二期住院大楼拔地而起,完成装修施工、竣工验收后移交医院投入使用。该大楼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地上22层、地下2层,新增床位900余床。项目投用后,全院总床位增至1600床。该院将全力推进白云区脑血管病专科能力建设。
2024年,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市第八人民医院三期等一批高质量医疗项目加快建设,有力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构建白云新城周边15分钟医疗圈,为白云区的群众带来更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白云区还签约落地医疗新政后华南首家外商独资医院,正式启用大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成“一镇街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目标,老百姓就医服务可及性、获得感更高。
孩子上学有更多优质公办学位
当前,白云人已切身体会到: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住在金湖花园小区的张女士说:“去年9月,云英实验附属小学落户在我们小区,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学校,智慧黑板、科学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老师不仅专业还特别有耐心,家长心里就是一个字——暖!”
广州培英教育集团总校长、培英中学党委书记袁闽湘表示,作为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白云教育人,他深刻感受到了白云教育的前进发展,尤其是2024年,白云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白云教育在优质均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诚如袁闽湘所言,2024年,白云区深入实施白云“好教育”民生工程,新开办白云广附金悦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完成陈田小学整体搬迁至陈田改造项目配建学校,共新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4710个,公办高中学位1200个,合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5910个,是年度目标的1.3倍,有效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城中村用上放心省心电振兴资本
“以前用电高峰期,经常会跳闸停电,多开几个电器就提心吊胆,总有用电焦虑。自从供电整治以来,我们用电安心多了!”住在白云区城中村的李女士感慨道。2024年以来,白云区城中村的居民群众普遍感到供电越来越稳定,用电体验从“用上电”向“用放心省心电”转变。
为切实解决城中村用电难题,白云供电局与白云区政府建立了协同合作机制,制定了《白云区城中村用电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双方构建了“区-镇/街-村”三级联动沟通机制,充分争取属地镇街、村社的支持,全面推进城中村供电能力提升工作。
2024年,白云供电局大力推进设备升级改造、网架优化及自动化三遥改造项目,显著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确保满足市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据统计,白云区2024年新增城中村变压器303台,新增容量约21万千伏安,整体村社供电能力提升5%;累计排查并消除城中村用电隐患420处,完成率达117%;完成1600个智能台区建设,完成率达133%。
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自2024年12月起,白云区消防科普教育中心于每周六上午对外免费开放,市民可通过“i志愿”小程序提前预约,通过参观、体验沉浸式学习消防知识。“非常有趣、实用,孩子们都喜欢,我们家长也和孩子一起学到了很多消防安全知识。”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市民陈女士感慨道。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从娃娃抓起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以点带面辐射社会,带动全社会“一站式”“零距离”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在过去的一年,白云区消防科普中心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完成省级科普基地验收和市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挂牌,白云消防培训中心也完成建设。同时,16个消防救援站实现常态化预约开放,方便全民学习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此外,白云区还完成200座市政消火栓智慧化改造,实现在线远传、实时监控等智能化管理;建成58个一类微型消防站、310个二类微型消防站,均已纳入市、区消防指挥调度和本级应急调度体系,超额完成任务。
千方百计促就业惠民生
2024年2月21日,首场“‘赢在广州’春风行动2024-新春招工服务周”暨市、区联动大型招工见面会,在白云万达广场率先启动,线上线下提供1.11万个岗位,是广州市新春招工服务周5场招工见面会中规模最大、参会企业最多、岗位最给力的一场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4年,白云区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01场,参加企业4657家次,提供岗位12.6万个次,指导129家用人单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894个,全年新增就业39083人。目前,白云区还对就业困难群众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服务,举办各类重点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34场、新就业形态(零工及灵活就业)专场招聘会15场,建成江高镇峡石村等10个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分别是全年目标的2.1倍、1.5倍、3.3倍。
食品安全检测把好“入口”这道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4年6月,区市场监管局首次针对夜市餐饮经营场所开展现场快筛快检行动,对白云万达广场夜市一条街13批次食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在东平农贸新街市、景泰农贸市场等食用农产品零售市场,快检室里的专业检测人员每天都对档口的瓜果、蔬菜、水产品等进行抽样检测,即时公示检测结果。这样的快检室已在全区89个食用农产品零售市场全面铺开,市民购物时如有需要,也可到快检室进行免费检验。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才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截至2024年,白云区食品安全工作连续8年获评全市A级。在过去的一年里,白云区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4821批次(完成率为102.6%,合格率为98.29%),对其中82个不合格批次食品均已跟进处理,不合格处置率达100%。同时,开展产地食用农产品抽样检测约29.5万份,合格率99.99%。
让“住有所居”变“住可宜居”
“之前接孩子放学,想在小区户外活动一下都没有地方。现在小区变靓好多,新增了很多儿童游乐设施,地面还铺设了软胶,小孩玩起来开心,我们也放心。”住在同和街富和花园的华姨对小区的变化连连称赞。
黄石街黄石花园便民驿站投入使用,小区架空层改造变身“城市印记博物馆”……越来越多案例成为白云区探索老旧小区闲置空间活化利用道路的一次次有效尝试。得益于老旧小区的“逆袭”升级,白云区市民直言公共空间不断完善,老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小区的归属感也更强了。
白云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已经从简单的穿新衣式改造,转变为“由表及里”的深入人心式改造。2024年以来,白云区以补齐民生短板、完善社区功能、契合居民所需为核心,完成6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率达108%;解决老旧小区排水难题,完成99个老旧住宅小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程进度已达94%,超额完成年度90%目标,让“住有所居”变“住可宜居”。
免费产前筛查为新生命筑牢健康防线
“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这个免费的产前筛查,也让我们能更加安心。”孕16周的张小姐在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做完唐氏筛查后说,及时的筛查和评估能让准妈妈更加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在孕12周时,张小姐做了免费的NT筛查,检查到胎儿的发育情况正常,她感到很安心。
越来越多的孕期妈妈享受到了这样的免费产前筛查。2024年,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出生缺陷,白云区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覆盖率,把好人口健康“第一关”。其中,地中海贫血免费产前筛查诊断26999户,完成率为270%;唐氏综合征免费产前筛查诊断17225户,完成率为172.3%;六大明显组织结构畸形免费产前筛查诊断23660户,完成率为236.6%。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让群众住得更踏实
随着智慧门禁系统的提示音响起,小区出入闸口自动打开,居民顺利进入小区。说起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带来的安全感,岭南新世界家园的住户孔小姐称赞道:“智慧安防小区建成后,我们业主日常进出很方便,避免了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的问题,既便捷又安全。”“我们小区的安防设施很完善,住在这里很安心踏实。”永泰村磨溪社区的市民黄先生也有同感。
2024年,白云区在原有门禁、视频、围院式管理三套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推动村居、住宅小区等全覆盖安装道闸、车辆自动识别、智感前端等智能设施,建立全区智慧安防小区平台,统一数据汇聚、展示和场景化应用,切实提升小区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真正让住户的生活更便利、居住体验更好、安全感更强。
据统计,白云区去年已完成全区575个住宅小区、城中村、行政村的智慧安防小区“4个100%”建设(出入口智能管理、公共视频覆盖、智能门禁建设、数据互联共享100%),助推全区2024年突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两抢、盗窃等警情明显下降。
来源:白云融媒振兴资本
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